夜宿石门闻秋风

洞口微钟夕,阴林散夜声。孤灯残月下,千嶂断猿鸣。

飒沓惊禅定,萧条动客情。卷帏清不寐,松际月斜明。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灯火频挑只管残,雨声终夜恼空山。

幸蒙晓月多情白,又遣东风抵死寒。

为爱当年濯濯姿,动春摇雾不胜垂。

條供越绝千丝纲,叶斗章台半额眉。

肯共桑榆悲日晚,宁同枳橘过江移。

待君合抱相看岁,定是金城洒涕时。

季弟难兄誉,仁风在播扬。去天郎宿近,行县绶花香。

丹阙占凫影,青云起雁行。顾惭采风史,抽笔伫循良。

亲老需甘软,家贫乏囷仓。卖文应不免,为恨故难忘。

挥俗黄生激,辞宾子觉刚。尔曹虽得罪,无愧在门墙。

重忆东城路,盈盈十里梅。弥旬阻风雪,几处杂尘埃。

已是春移律,何时酒泛杯。好花那忍落,直待使君来。

越鸟巢边溪路断,秦人耕处洞门开。

小桃花发春风起,千里江山一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