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禽奔奔好羽毛,翼短飞低恋榛莽。荒原野径薜荔稀,莫惮王孙便飞去。

原头八月起秋风,寒菊初花枸杞红。雌雄相随莫相斗,官里频将锦衣绣。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是谁行迈闵宗周,泪洒西风病不瘳。

幸对南山无尽景,眼看云物手搔头。

曾见当垆一个人,入时装束好腰身。

少年花蒂多芳思,只向诗中写取真。

醉袂几侵鱼子缬,飘缨长罥凤凰钗。

知君欲作闲情赋,应愿将身作锦鞋。

翠蝶密偎金叉首,青虫危泊玉钗梁。

愁生半额不开靥,只为多情团扇郎。

柳烟梅雪隐青楼,残日黄鹂语未休。

见说自能裁袙腹,不知谁更著帩头。

愁机懒织同心苣,闷绣先描连理枝。

多少风流词句里,愁中空咏早环诗。

燕支山色重能轻,南阳水泽斗分明。

不烦射雉先张翳,自有琴中威凤声。

半岁愁中镜似荷,牵环撩鬓却须磨。

花前不复抱瓶渴,月底还应琢刺歌。

归去来兮,东皋下、锦秋湖涨。有不腆、敝庐海曲,年来多恙。

避地人辞金马后,游仙伴我方壶上。羡冰桃、火枣大如瓜,麻姑饷。

微雨过,清溪漾。行乐耳,提壶唱。喜儿童学灌,山妻能酿。

处士三间容膝屋,仙人九节齐眉杖。恨衰年、脚疾耳将聋,新来状。

驿骑军书到,风流相国知。淮淝千载事,宾主一枰棋。

敌手无遗算,名家有此儿。我方分黑白,渠亦决雄雌。

局外人人喜,边头著著奇。烂柯翁在否,还笑世人痴。

齐宫沈沈堕残月,阊阖初开九重阙。美人夜起理明妆,尽待君王向朝发。

君王朝发石头城,香车宝马从风行。东方未瞻红日影,北郭始报天鸡声。

鸡声渐稀日色曙,君王射雉前冈去。花眠柳暝不归来,别馆离宫料应住。

青山雅称开朱邸,词客三千集珠履。书成鸿烈去作仙,玉轴生光蠹鱼喜。

莫向胡僧认劫灰,空王那解世间哀。高筑层台缘施食,台城进食几人来。

六代烟花卷帘送,繁华谁醒江南梦。玄武湖心三尺波,半作溪田野人种。

一环明月午初停,自挂虚窗不可扃。

恰见梧桐一双影,绿阴漠漠覆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