辘轳悬青丝,芙蓉覆金井。比君不照心,似妾可怜影。
铜壶堕水风捲花,为君中路改荣华。人生百年有知己,暂时荣落何须嗟。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矢口能呼雨,摧翎尚致风。郑儋应一笑,麾陈薄凉中。
尚带浴江色,休忘扑火功。青衣遭毒手,高举愧孤鸿。
一泓碧澄甃,寒沁玉壶清。裹茗曾来试,虚闻石井名。
楚妃一失宠,独宿楚江阴。虽念容华落,终怜缱绻心。
闻说章台畔,畋游欢自淫。今日宫中事,不言谗妒深。
北风吹云沙草黄,日落旷野天茫茫。征人露宿霜月苦,猛兽择肉夜跳梁。
杀虎全夫匹妇志,画图凛凛犹生气。丈夫担爵析人圭,千载犹能激忠义。
溪上风欲来,扁舟归渐紧。不暇问桃源,赖是柴门近。
桃叶舟回,枫林客去,西渚波千叠。
见十里横塘,几阵凉飔,独上小楼,柔肠断绝。
春信莺花,秋期河汉,总是愁时节。
怅碧海青天,夜色苍凉,归去明月。
凄凄切切。
相思苦梦雨何曾歇。
恁不似当年,绛唇含笑,而今剩有啼痕泪颊。
洛浦川长,青溪路断,晓露风灯灭。
但寄语还淹,有个人儿,莫便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