辘轳悬青丝,芙蓉覆金井。比君不照心,似妾可怜影。
铜壶堕水风捲花,为君中路改荣华。人生百年有知己,暂时荣落何须嗟。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晚云欲雪寒模糊,微月递明光有无。枯桑林头北风急,山鬼叫啸林鸦呼。
此时柴门寂如磬,借问夫子何为乎。一盏油灯照虚壁,梦在洙泗谈黄虞。
东发紫竹林,南下黑水洋。当其初放船,海水皆浑黄。
沙净黄渐灭,清彻若油碧。绿极成青蓝,蓝深转为黑。
水面往往生云烟,风吹云开月上弦。仰观素魄俯黑水,水月长与船盘旋。
水上指天天下水,波涛叠叠星累累。蜃气嘘翕蛟涎腥,景物中宵益荒诡。
波光映月月夺色,明月到此不能白。晴霄闇澹入睡乡,软浪千重限南北。
远水愈黑天愈青,骊龙弄珠辉入溟。雄奇不可言语形,古来此景何人经。
江湖既明瑟,关山亦寒慄。或照思妇楼,傥邀酒人室。
圆灵赋后有遗迹,彼但清华此横逸,谁合元虚希逸笔。
四更未已榑桑红,再上舵楼看日出。
道途奔走固然非,閒坐真空度岁时。
谁解胸中无窒碍,两随造化不相识。
翠雾前驱,舞青蛟、飞动一檐晴色。银凤翻空,球雪生香,风韵天然奇特。
素艳连娟清露晓,搜香处、蝶栖难觅。这天与、水沉富贵,诗翁消得。
好是神仙姑射。拥翠被香寒,甚般标格。特立春深,清閟兰幽,孤注惯谙寥寂。
惜芳但恐东风老,怕香屑、碎琼堪惜。又不道、流年催人暗掷。
雪峰未到意先猜,只恐冰崖冻不开。
多谢天公怜倦客,故将暖律入疏梅。
龙湫惨淡惊神物,象纬峥嵘逼斗魁。
顾我区区亦何者,扶藤能为此山来。
心累犹不尽,果为物外牵。偶因耳目好,复假丹青妍。
尝抱野间意,而迫区中缘。尘事固已矣,秉意终不迁。
良工适我愿,妙墨挥岩泉。变化合群有,高深侔自然。
置陈北堂上,仿像南山前。静无户庭出,行已兹地偏。
萱草忧可树,合欢忿益蠲。所因本微物,况乃凭幽筌。
言象会自泯,意色聊自宣。对玩有佳趣,使我心渺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