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过憩天王寺

炎暑不可度,端居日方永。同袍四五人,共爱山中静。

飞阁轶氛埃,丛林逗萝径。潭静日已秋,竹深午犹暝。

初沿双溪转,稍入空中境。婉婉林鸟声,悠悠野僧定。

平生好幽玩,尽日惬佳兴。山水发清机,风泉澹初性。

日夕徐徐归,云间响孤磬。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失意蹉跎到旧游,见吹杨柳便遮羞。
瞻相赵女休相拽,不及人前诈摆头。

曾於尘埃望,此景在烟霄。

岩静水声近,山深暑气遥。

杖藜青石路,煮茗白云樵。

寄语为郎者,谁能访寂寥。

陌上黄金侠者游,蓟门春草暮堪留。一尊破尔青山梦,万里怀人落日愁。

鹦鹉昔悲湘客赋,鹔鹴初典汉家裘。酒阑忽听孤笳起,肠断胡云出塞秋。

太湖三山口,吴王在时道。寂寞千载心,无人见春草。

谁堪缄怨者,持此伤怀抱。孤舟畏狂风,一点宿烟岛。

望所思兮若何,月荡漾兮空波。云离离兮北断,

雁眇眇兮南多。身去兮天畔,心折兮湖岸。

春山胡为兮塞路,使我归梦兮撩乱。

白面儒冠已问津,生涯只羡五侯宾。

萧萧黄叶空村畔,可有拥书闭户人。

贞观业万世,经营岂非艰。

其子一摇之,宗庙灵几殚。

开元始聪明,一眚奔岷山。

功高後毁易,德薄人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