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游天台

雁荡天台东路遥,赤城霞色带层标。青山乞食林中晚,沧海浮杯夜半潮。

下界人烟分岛屿,上方钟梵出云霄。尘踪自愧迷津久,愿得从师度石桥。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七月来同轨,因山俭德昭。

尧丧三载慕,禹葬百神朝。

寂寞龙楼閟,凄凉凤辇遥。

臣民纷雨润,血洒浙江潮。

天地同逆旅,春秋比流波。昨昔乐苦少,今兹忧复多。

美人而离居,其如良夜何。良夜殊未央,怅言临中堂。

丛兰泫零露,初月扬清光。我有枯桐琴,爰以托远心。

哀弦徒激烈,愁绝无知音。太行岂不高,黄河岂不深。

梦魂终不隔,万里还相寻。

花台春烂熳,芍药可谁同。旧蕊交新蕊,深红间浅红。

妍堆酣晓露,力困倚微风。开谢寻常事,浮生信转蓬。

紫袖昭容玉尺温,青绫步障粲花论。手抄罗隐江东集,心订韦皋蜀道婚。

极恍惚中烟有影,最缠绵处梦无痕。不妨说与青天晓,卿自怜才我感恩。

既知田间乐,焉知田间苦。惟是唐虞朝,所以有巢父。

虎帐危途三尺雪,五更犹见城头月。朔雪净胡尘,胡笳月下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