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列戟三槐第,王章九锡臣。鸣珂皆贵戚,弹铗尽嘉宾。
公府多甄录,先生蚤见亲。下帷谭亹亹,开阁礼谆谆。
春瓮蒲萄熟,朝槃苜蓿新。大夫忻契合,丞相屡咨询。
不厌甔无粟,宁甘甑有尘。寸心县噬指,千里动思莼。
解袂燕台下,扬舲潞水滨。岸花迎客帽,云树暗江津。
捧檄娱亲舍,还家及暮春。岂须誇禄养,自可厚彝伦。
贱子漂零久,经年旅食贫。诗成空感激,愧尔远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