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君江上草萋萋,久客将归路欲迷。日暮孤舟空荡漾,天涯斗酒又分携。
青枫孤屿潮声小,积雨芳洲蔗叶齐。亲爱重逢更何日,野云流水隔东西。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塞山行尽到乌延,万顷沙堆见极边。河上月沉鸿雁起,碛中风度犬羊膻。席箕草断城池外,护柳花开帐幕前。此处游人堪下泪,更闻终日望狼烟。贺兰山便是戎疆,此去萧关路几荒。无限城池非汉界,几多人物在胡乡。诸侯持节望吾土,男子生身负我唐。回望风光成异域,谁能献计复河湟。
秋风吐商气,庭树戚以飞。美人悼时节,去意不可鞿。
朋阴傲排荡,晨光弄熹微。灵修岂敢怨,浩荡终难依。
岐分蹈一失,决此存亡机。僵株擢新稊,倏忽成十围。
阳阸人所愿,苍天讵能违。蹇予于夫子,亮节深所希。
取舍既共是,排拫亦同非。岂伊桐江上,裴回送将归。
时危抱深感,人远伤遐睎。国家福未艾,祖宗临孔威。
愿子崇明德,桑榆借光辉。
圣朝偏重大司空,人咏元和第一功。拥节高临汉水上,
题诗远入舜城中。共惊向老多年别,更忆登科旧日同。
谁不望归丞相府,江边杨柳又秋风。
团蒲曲几坐成痴,北看南观恍是非。
道眼已空诗眼在,梅花欲动雪花稀。
行行极目天无柱,渺渺横流浪有花。
客子方思舟下碇,阴虬自喜海为家。
村遥树列秦川霁,岸阔牛分触氏蜗。
鸢啸风高良可畏,此情难论坎中蛙。
大才深结九重知,亲洒宸章出禁闱。
壶遂暮年非不遇,谢公雅志或相违。
虎龙倍觉钟山重,龟鹤还从蜀道归。
故吏门生半天下,空垂老泪一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