䝾野寺残僧

古寺萧条绝四邻,寺前松柏几回春。月明下界犹闻磬,年老荒山少见人。

贝叶旧听双树法,衲衣孤坐两朝身。秋风已烂蒲团草,悟得西来意自真。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尚食停珍膳,清斋祷竹宫。

方当歌云汉,未可和薰风。

松拂疏窗竹映阑,素琴幽怨不成弹。清宵霁极云离岫,
紫禁风高露满盘。晚蝶飘零惊宿雨,暮鸦凌乱报秋寒。
高楼瞪目归鸿远,如信嵇康欲画难。

不是风幡不是心,从来只为少知音。举头万里长空外,唯见白云流水深。

母力今衰矣,悲啼得杖轻。流风存绘画,犹足感焦生。

杏花村里喜新晴,丛竹疏篱野雀鸣。三岸黄河山似戟,不知官路到彭城。

愁思如芳草,春来日日生。

烟花迷令节,烽火掩孤城。

乡梦啼莺断,微生旅燕轻。

遥怜故林竹,新碧欲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