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馆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年年最佳处,韶艳三春光。顾我憔悴人,岂不能自强。
拂拭整春服,行歌发清商。山头山花开,花底还举觞。
欢来为之醉,身世忽若忘。笑指深林中,崇兰有国香。
海陵东去尽东隅,桑柘田闾间碧芦。北障海涛除斥卤,南分江水溉膏腴。
人羞投牒论长短,俗喜乘航贸有无。林下每逢垂白叟,自言不识被追呼。
汉臣张御史,何事便埋轮。欲作千年计,都忘一个身。
堂堂见意气,默默愧经纶。却恨程明道,丹青失写真。
已发南风盛,须时且复停。岸沙延系缆,竹色隐回汀。
行待江水稳,卧看庐阜青。此生谁固料,湖海一浮萍。
万里横霜气,长风快顺毛。将军只弩发,叠中两鸿号。
取石敲新火,开鲜弄宝刀。回头问僧者,何处得醇醪。
溪云把手共幽清,酒醒香茶罢复倾。可了百千馀柄话,岂朦三十五年情。
月明草阁看横榻,风在江楼送打更。却忆白头王处士,几时同此共鸥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