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游龙峰精舍

香台迢递隐中峰,巾舄行寻避世踪。胜槩独将孤鸟狎,幽期还与野僧逢。

薜萝洞口云沾袖,踯躅溪边雨翳钟。回首下方尘土近,落花芳草思重重。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春风得意酌霞觞,翠袖宁禁白露霜。

欲向月宫收剩馥,晓窗强理背时妆。

赫赫同泰寺,妻妻玄武湖。(曼殊)

红莲冒污泽,绿盖掩青苑。(仲文)

幕府林葱蒨,钟山路盘纡。(曼殊)

苍翠明陵柏,清新古渡芦。(仲文)

天空任飞鸟,秋水涤今吾。(曼殊)

六代潜踪汉,三山古国吴。(仲文)

悠悠我思远,游子念归途。(曼殊)

掉头看北极,夕照挂浮图。(仲文)

白月挂屋角,霜风落晚圃。索居愧无营,行吟玩岁暮。

哀笛发清商,空堂寒欲雨。萧萧四壁来,秋声在檐树。

彭殇理齐观,百年总朝露。行乐及芳时,丹砂古贻误。

水郭逢寒早,城阴惨澹中。远山常雾雨,衰柳更天风。

病骨思狐貉,愁颜付酒筒。关河待冰雪,何处有途穷。

粲粲发幽芳,何愁午夜霜。

花先开六月,节不待重阳。

鼓泽应无种,东篱未有香。

王弘如此见,必遣白衣忙。

者边颺下舀溪杓,鈯斧又移深处山。

说与白云门外客,相逢莫作旧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