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崇圣寺,方丈久荒苔。爱尔禅枝秀,如今法宇开。
明心超上乘,真旨悟西来。振锡从兹去,云边施食台。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後死非初望,余生只自悲。
旧交孤剑在,壮志短檠知。
行步虽依杖,光阴未付棋。
为农自当力,不为学豳诗。
樽酒源头一拜神,麕羊瓮茧便青春。
当年旱魃矜余虐,祷去阳侯失旧津。
重雪催诗夜映窗,杉枯竹折恣撑摐。
交飞梅径妆才半,舞对鸾台影自双。
面壁谁参少陵室,羊裘试问富春江。
丰穰可卜卯年瑞,展拓边城筑受降。
椒性恶卑湿,种之必阳坡。
托根苟失所,美质其奈可。
及早迁高原,薰风丹实多。
月晕知天风,舟人夜相语。
平明好挂帆,白浪须出浦。
此身犹在吴,归梦预到楚。
今日念同来,吾妻己为土。
九重此夜放花灯,朝野熙熙乐太平。云接鳌峰千嶂迥,春生苔径落花斑。
丹成药灶呼猿守,礼罢茅君伴鹤还。自古华阳多胜槩,烟霞泉石足怡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