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乍别君山署,仍飞帝苑航。谈天来碣石,赋雪罢潇湘。
阙已蓬莱近,斋犹苜蓿长。芝兰搴馥郁,桃李树芬芳。
国子先生列,成均博士行。传经酬寂寞,问字斗趋蹡。
安定才何屈,昌黎誉渐扬。论兵肝胆赤,谏猎鬓毛苍。
僚属频携糗,生徒竞裹粮。瑟寒朝煦日,毡薄夜凝霜。
五鹿新回座,三鳣旧报堂。九流穷竹素,六馆校青缃。
赠酒逢司业,持斋学太常。烟霞萦绣佛,雷电激干将。
晓殿游鳷鹊,春城宿凤凰。长扬催拄笏,太液待飞觞。
万寺西陵外,双扉北斗傍。垂鞭时觅句,缓带日成章。
永拆徐陈社,谁登陆谢场。应怜李都尉,偃卧绿沉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