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国僧游去,山门日自开。绀园依绿草,画壁上苍苔。
谷暗猿初断,林空鹤又回。惟馀旧童子,笑问客何来。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晦翁一别遂千秋,跨鹿乘云何处游。
人随流水去不返,名与好山空自留。
峰峦楫楫田园净,藤剌深深磴道幽。
宝匣尘生弦索断,遗音重抚泪双流。
古称燕赵多豪俊,今向燕山得赵君。中岁挂冠心似水,閒时说剑气如云。
埙篪每为家声合,囊橐曾因友谊分。七十长年天所相,名驹汗血更超群。
秋深四日江村雨,阻得行舟不得行。烧烛添多夜窗语,似天教雨作人情。
捧日整朝簪,千官一片心。班趋黄道急,殿接紫宸深。
威凤回香扆,新莺啭上林。小松含瑞露,春翠易成阴。
杨花寥落,悔与东风约。梦醒深心无处著,坐看壁灯黄烁。
春馀一袭空衣,浮生衰草荒祠。谁在夜阑低语,雨痕滑过蔷薇。
玉佩金章紫花绶,纻衫藤带白纶巾。晨兴拜表称朝士,晚出游山作野人。
达磨传心令息念,玄元留意遣同尘。八关净戒斋销日,一曲狂歌醉送春。
酒肆法堂方丈室,其间岂是两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