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送僧还山中

西风残叶下,锡杖返东浔。浮世空伤别,孤云不住心。

人烟飞鸟绝,山月断猿深。后夜相思处,惟闻钟磬音。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浩叹对青史,循吏久无闻。二年江右,赖公华节布阳春。才自搴帷问俗,无复埋轮当道,一路尽澄清。多少攀辕意,不待及瓜人。
驻膏车,迟祖帐,倒离尊。满庭桃李绿阴,何处不深恩。此去玉音应问,底事金围微减,忧国更忧民。造膝一言语,四海入洪钧。

春风浩浩水横波,水远滩长可奈何。

送尽碧云人不见,折兰采若自行歌。

东日平明际,北窗高卧时。

五经方坦腹,百虑且伸眉。

蕉覆从疑鹿,槐安更猎龟。

觉来还一莞,七碗玉川诗。

欲话趋时首重骚,因君倍惜剃头刀。千般贵在能过达,

一片心闲不那高。山叠好云藏玉鸟,海翻狂浪隔金鳌。

时应记得长安事,曾向文场属思劳。

满耳洋洋分岭泉,早秋时候晚凉天。

稻花斑白初经雨,竹色青苍薄带烟。

安得孤臣能庐患,不劳明主更忧边。

东坡故老知谁在,望我车尘若望仙。

打叠歌鬟与舞裙,九芝堂上气如云。无缘得见金门叟,齿落唇枯嬲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