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送僧还山中

西风残叶下,锡杖返东浔。浮世空伤别,孤云不住心。

人烟飞鸟绝,山月断猿深。后夜相思处,惟闻钟磬音。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以手策起眉毛,千圣从来不识。一会灵山俨然,说甚今朝昨日。

圭峰大士翻经处,雅俗今犹说草堂。十顷筠篁环殿阁,百年松桧老风霜。

临溪洗钵怜僧野,卷旆搜山意资藏。试取禅诠涤五虑,萧然心地顿清凉。

霓裳妙舞对花丛,一曲山香扇底风。可是羊家张静婉,小垂手态似惊鸿。

琴史缘清暇,为园玉堰西。三春兰满畹,九日菊成蹊。

吏隐怜鸿影,禅栖厌马蹄。故山多麦陇,芳草已萋萋。

碧水随时酒,春风著处花。欢娱万国本,富贵五侯家。

金动楼头管,香回日莫车。老夫唯欲睡,儿女莫相誇。

尘思离城便豁然,漫随花柳过前川。小舟荡入千峰影,别是人间一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