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见缁锡,相问始知名。对坐松声晚,澄心涧影清。
谈空归妙法,说有愧劳生。月出从分别,惟闻山鸟鸣。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蕞地曾无一掌平,由来作郡亦强名。峰连万翠山横障,川合三溪水绕城。
老翁时问讯,不死近何如。梦里数竿竹,床头一卷书。
为人终直率,对客怪粗疏。午后睡方足,行行过草庐。
朝北极,朝北极,斗转帝车回。历历珠星联五纬,高高华盖护三台。
寿域万年开。
欲去复停帴,瓶瓯尚在船。异沙千种色,密雨一湖泉。
有鹤山中梦,无人池上弦。醉归旋就枕,带却涧声眠。
铃阁初开兴不孤,醉来时复对乌乌。山低送绿看时失,叶密欺红数欲无。
雅为恋春期秉烛,那知代月有联珠。明朝更是清和候,萧洒齐纨佐玉壶。
镂金丝,是何人拗折,安上小檀槽。玉佩风敲,珠盘雨碎,搀出私语嘈嘈。
正好是、珠江梦堕,两行雁、飞送北来潮。抹丽帘栊,香围成阵,倚和银箫。
我亦江南词客,每闲听丝竹,泪湿青袍。白老琵琶,柳三平话,当日工诉漂摇。
更禁得、陈髯双指,把伤心、怀抱一时挑。又是飘蓬断梗,酒醒今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