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粮寻翠巘,负笈入琳林。书映藤萝色,声随钟梵音。
芸香孤鸟外,灯影断猿深。寂寂空门夜,闲窥往圣心。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白玉为竿丁字成,黄金绣带短长轻。强遮天上花颜色,不隔云中语笑声。
潘郎已是入秋悲,属疾犹贪桂补羸。
密雪才高閒赋笔,流波意远托琴丝。
离愁尽日吟青案,蠲渴何人寄紫梨。
昨夜西楼凉月满,清谈偏忆庾元规。
江南拨镫法,寂寞冷天涯。阿谁春雨后,貌得翠蛾眉。
回首燕台浪寄闻,博山相约许湔裙。投符求辨驱红豆,倚醉犹能乞紫云。
甘果掷来还并剖,名香窃去更同熏。市门妒女重相羡,不悔从前刺绣文。
青春衣绣共称宜,白首垂丝恨不遗。江上几回今夜月,
镜中无复少年时。生还北阙谁相引,老向南邦众所悲。
岁岁任他芳草绿,长沙未有定归期。
潇湘一望白云长,梧叶苍山似故乡。月色满空间夜漏,渔歌几处彻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