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波杳无际,望望入扶桑。杖锡游何处,归途信一航。
龙宫朝洗钵,鲛室夜焚香。法侣遥相待,松枝偃旧房。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山中清且閒,寒雪共朝夕。除却自行踪,并无麋鹿迹。
遁迹穷荒念陆沉,素书遥讯粤城音。思君始有还乡梦,傍母全销作客心。
南海天低鸿雁杳,苍梧秋老白云深。归途莫问三春草,欹枕胡床罢越吟。
早付閒身老故乡,青松成径菊成行。
搘颐独坐心遗念,坦腹高吟兴欲狂。
瓮下却应嗤毕卓,篱根遥想对义皇。
乘风破浪门前客,试问浮家有底忙。
画图呈瑞应,灵物著天休。浮江同濯濯,呼侣各呦呦。
青莎腾或倚,丰草伏还游。苍玄几变色,遐算踰千秋。
疾病深藏一事无,眼从昏涩废看书。清诗忽睹惊人句,远道如瞻使者车。
颇放溪山时入座,不妨宾客醉骑驴。传家事业风流在,早晚还朝得尽摅。
修筼古君子,豀上有清风。
直节应难并,高标自不同。
婵娟消欲虑,培养见深功。
爱此黄钟管,传声到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