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暑渐收,池馆欲迎秋。忽忆山中事,偏怀静者流。
焚香依晓榻,洗钵动寒湫。苦被红尘缚,何期到上头。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羁旅儿童得近邻,相知邂逅即情亲。
当时岂意两家子,此地更为同社人。
勋业弹冠知白首,文章投笔让青春。
万金虽愧君多产,比我渊明亦未贫。
茶兴复诗心,一瓯还一吟。压春甘蔗冷,喧雨荔枝深。骤去无遗恨,幽栖已遍寻。蛾眉不可到,高处望千岑。
采莲去,月没春江曙。翠钿红袖水中央,青荷莲子杂衣香,云起风生归路长。归路长,那得久。各回船,两摇手。
穹庐东徙海波平,大壑鱼龙卧不惊。县古汤泉迷旧垒,台高望海控新旌。
鹾花万灶歌三月,宝气千山到五城。何日三韩烽燧息,却从徐福问长生。
岷山迤逦开南岳,端拱重华此帝乡。廿载摛文亲玉案,一朝分檄领衡阳。
登台载酒天花舞,勒石留诗涧草香。芒屦閒攀危磴上,境非蜀道亦羊肠。
香到人间香更幽,月明风露正飕飕。
天开金粟如来藏,人立广寒宫殿秋。
几许多清冰脑片,一些来大雪花头。
此生若并凡红紫,安得奇芬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