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夏怀西岩旧隐

关河暑渐收,池馆欲迎秋。忽忆山中事,偏怀静者流。

焚香依晓榻,洗钵动寒湫。苦被红尘缚,何期到上头。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铜龙楼下早春归,三朔元辰在此时。

椒柏暖风浮玉斝,两宫称庆奉皇慈。

暗减幺红,潜移嫩碧。楼头无限伤心色。晚桃几点断肠花,垂杨一树含颦叶。

无恙窗纱,依然屏格。苔廊不见双钩屧。旧时和月凭栏杆,如今惟有栏杆月。

残蛩悲切。向虚檐底,碎语无歇。高秋霁景何限,丛桂正岩香初发。

接羽新鸿过也,任流水呜咽。自映带、千里蒹葭,露影吹凉野云阔。

驹光到眼须臾别。劝且将、酩酊酬佳节。铜盘满贮清泪,知几见、古时圆月。

子夜歌翻,争忍蛮弦楚管空设。况镜里、犹是朱颜,笑指金樽说。

慈俭传家庇后昆,零丁坠绪赖延存。绸缪耗尽心头血,牖户于今有泪痕。

朝晖还复变濛濛,过尽韶华冷落中。媚紫妖红如病悴,也应无暇笑东风。

南斗珠光接女虚,一珠虽晚照双车。不烦昭代通亲表,曾拜先朝乐善书。

修竹夹池宽笔札,小山丛桂隐簪裾。亦知篇就先王粲,拟报中和愧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