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岩春池小,泠泠隐翠微。虚圆窥色相,恬淡印禅机。
雨积龙泉古,波澄鸟影稀。尘缨从此濯,相对欲忘归。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四十三年处世中,梦中成梦又成空。
今朝撒手还归去,木马频嘶物外风。
冷艳清香受雪知,雨中谁把蜡为衣。蜜房做就花枝色,留得寒蜂宿不归。
宝塔窗开日影南,偶瞻龙象一停骖。含元气满三千界,舍利光摇五百龛。
袅袅阆风随远步,濛濛花雨散微酣。上乘别有通玄理,岂独僧家不解参。
万虑皆灰惟有老,自知行径入空门。今朝欲鼓吟梅兴,急把枯肠酒一温。
折节论交惯,忘年到不才。琼瑶荣赠赐,樽酒乐追陪。
座喜碑文积,轩因摄影开。勋名麟阁重,珥笔侍瀛台。
冰姿只合对蟾光,懒向繁华竞斗妆。开向百花头上早,春风不改旧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