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左庙崇清烈,前郊赴享期。
瞻言七世室,并荐一元祠。
乐变摐金备,天行步玉迟。
香茅均奠鬯,锦册不惭辞。
有诏回宸辇,他宫奉母仪。
衣冠对游月,脂泽感平时。
俟献庭虚次,登歌拜受禧。
大哉王者孝,万叶焕烝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