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分手处,夕雨更沈沈。野树含滋色,层峰没翠岑。
空濛关塞远,飘泊海门深。送别情无限,丝丝泪染襟。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刺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气候欲流金,炎威将铄石。扇子摇明月,云片耸奇峰。
蚕成茧而麦渐收,笋抽簪而梅已熟。薰风习习,逝水滔滔。
鹊噪森松,莺啼修竹。观音势至,文殊普贤。有愿必从,无刹不现。
貌古神清,气融性漫。
用无准麻皮头,瞎临济正法眼。
瘞焦山鹤,不假蓬尘。
缚丰干虎,只消钱贯。
八怪七乔,十马九乱。
趁入群牛队里行,一度一度教人看。
常闻嬴女玉箫台,奏曲情深彩凤来。
欲登此地销归恨,却羡双飞去不回。
驻跸灵湫上,依岩帐殿开。
雨从龙洞作,云拥凤舆来。
玉窦春鸣溜,金潭昼殷雷。
翠华清樾下,天语赐徘徊。
元城郭使君,爱母不逮餐。刻木貌慈母,去官西山濆。
上堂示甘旨,下堂候寒温。人见使君孝,作书细讨论。
我论使君政,亦由孝所敦。虞周虽已远,此道今幸存。
嗟乎!使君天壤何茫茫,此道谁与期?天虽高,孝心本自达天德;
地虽厚,孝心当有彻地时。何必邦人子弟能化之,致之家国、天下皆尔为。
秋风吹庭树,树叶秋如雨。秋树则有枯,乌生长顾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