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一气无停机,四时仍代用。万物生两间,潜植与蠢动。
时至靡不荣,运往讵所恸。蝉生粪壤间,潜化自能羾。
登木喜得时,鸣响甚恣纵。既免螳螂搏,幸脱痀瘘中。
或学秦筝鸣,或作雅琴弄。或缓美人歌,或繁小子诵。
或静而独鸣,或聚而相哄。不料瓮内鸡,遽儗竹上凤。
凉飔一朝发,繁霜藉草重。强鸣声噎塞,处危心愡恫。
所付既靡盬,脱落难持控。高蜚翅剪铩,不饮腹空洞。
局促尘埃中,蚁困况集众。我行庭树间,见之心为痛。
呼儿置深稳,聊尽尔馀哢。作诗予时哉,含悽不成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