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更声发,城下杵声歇。征人烧断蓬,对泣沙中月。
耕牛朝挽甲,战马夜衔铁。士卒浣戎衣,交河水为血。
轻裘两都客,洞房愁宿别。何况远辞家,生死犹未决。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据床坐空庭,悠然动幽趣。烛影隔疏帘,秋声在高树。
启灵篇兮披瑞图。
获白雉兮效素乌。
嘉祥阜兮集皇都。
发皓羽兮奋翘英。
容洁朗兮于纯精。
彰皇德兮侔周成。
永延长兮膺天庆。
不羡王公与贵人,唯将云鹤自相亲。闲来石上观流水,欲洗禅衣未有尘。
莫怪新贫压旧贫,贫来尤觉此心真。自怜孤力膺邪议,常欲幽居远市尘。
千里烟霞山障晓,一竿风月野桥春。凭谁寄问乡间老,我去何人愿卜邻?
二月已过半,三月来逡巡。柳叶细可采,桃花开太频。
白马过游客,黄鹂呼醉人。红颜楼上女,端坐独伤春。
孙绰曾陪支遁游,千年人谓两风流。羡君慕此乘双屐,结侣还来共一丘。
衣冷雪霜犹未去,兴高云月肯甘收。耽诗重道皆无比,应敌当时万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