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仞连峰积翠新,灵踪依旧印轮巡。何如捧日安皇道,
莫把回山示世人。已擘峻流穿太岳,长扶王气拥强秦。
为余势负天工背,索取风云际会身。
秦韬玉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九十韶光如梦里。
寸寸关河,寸寸销魂地。
落日野田黄蝶起,古槐丛荻摇深翠。
惆怅玉箫催别意。
蕙些兰骚,未是伤心事。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幕客开新第,词人遍有诗。山怜九仙近,石买太湖奇。树势想高日,地形夸得时。自然成避俗,休与白云期。
已后儿曹疾走誇,分同杜叟客忠嘉。白衣莫致有名物,青眼谩看无数花。
念我岂无岩壑暇,从君恐及簿书哗。不唯孤负登临约,亦觉诗筒到眼赊。
棋枰围屐齿,酒态弄貂裘。记取荆州客,人人万户侯。
朔风吹云雁程起,木叶萧萧落寒雨。先生官满游京华,扁舟欲发湘江渚。
写诗饯别各尽觞,遥瞻蓬岛三千里。思君到日梅乱开,瑞雪花飞凤城里。
壮岁声名动洛阳,重重皎日出抚桑。
笔锋刚劲万人敌,文阵纵横百胜场。
天下文明仰龙见,胸中韬略困鹰杨。
唤回三十年前梦,抚案挑灯感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