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东城送客罢,觚棱动暝色。尊乡奉严戒,后至有明谪。
挥鞭不返顾,望望淩紫陌。同行韩与张,先后互驱策。
我马才本下,此日殊努力。及门见僮骑,相顾如有得。
主人闻客来,索带命殽炙。众宾已沾醉,为我还促席。
劝酬略登降,问劳杂谐剧。写情会有赋,探韵止馀夕。
飞觞不假借,阁笔岸予帻。清时自难遇,胜会固鲜袭。
今晨复何晨,烂漫挹珠珀。矧兹乡邻聚,更觉情景适。
南斟出珍藏,北馔割鲜硕。虽微霜橙荐,时菊尚可摘。
寒更近尤长,城柝时漫击。华镫蔼馀辉,落月沉坏璧。
欢悰不可竟,明发会有役。据鞍谢主人,璇标已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