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滕君文章不轻作,滕君情怀绝倾倒。
如今尤信古人言,文章有神交有道。
昨日为文送知己,士林往往皆称好。
复来珍重索我诗,我诗近来绝草草。
第愧未得交其人,始向文章见怀抱。
万里长江炯秋月,一片春云丽晴昊。
走向离筵与相见,气宇孤骞更文藻。
不揣新知赠一言,莫负文章自须保。
往与羽人曾结沧洲期,醉骑鲸鱼跃天池。北走幽都摩碣石,所历至今皆见之。
泽国波光秋潋滟,津亭月色晓参差。山夹疏钟和雪度,楼栖断角引霜吹。
兰园坐送流莺乱,华观行闻住鹤悲。别来几度斜阳里,平曲风烟劳梦思。
安得狂心化为浪,去随流水到天涯。偶向燕城逢杜子,为我立马欢相持。
自言家在碣石西,石西易水清沦漪。易州风帆日日至,佳人何事重来迟。
重来易迟去易远,便欲从君川路返。岁年冉冉思无限,诗成雁过云涛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