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兵卫森画戟,皂盖映朱轓。平分一郡风月,家世旧衣冠。
数日春风着物,一夜秋霜满野,六月宛陵寒。只有双溪水,照见寸心丹。
公好似,片云起,敬亭山。悠悠漾漾,等闲飞去又飞还。
笑问无心出岫,何似从龙天上,为雨遍人寰。输与敬亭老,趺坐静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