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碧云忽堕中庭影,人间顿消残暑。淡月初生,凉烟轻抹,才听数声疏雨。
花香暗度。正么凤寻巢,伶俜翠羽。清露晨流,丰姿濯濯定如许。
苍苔色谁踏破,有个人幽独,仄径微步。玉宇无尘,银河渐转,多少襄阳诗句。
八义俊侣。乍韵入冰丝,龙唇堪谱。啜茗平台,看吟成漫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