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述庵比部蒲褐山房诗 其三

昔款依稀记弱龄,乌衣门巷锦帆泾。春潮两桨人初到,夜雨重帘酒乍醒。

香火心情偏澹荡,雪泥踪迹总飘零。一龛今日安跏稳,折脚铛边说与听。

赵文哲

(?—1773)江苏上海人,字升之、损之,号璞庵、璞函。乾隆二十七年南巡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官至户部主事。缅甸之役,从阿桂军。还至四川,入温福幕,预大金川之役。三十八年,木果木之战,大营覆没,从温福死难。赠光禄寺少卿。工诗文,早年即有盛名,从军之后,得江山之助,所作尤变化新奇。有《媕雅堂集》、《娵隅集》等。

猜你喜欢

招提敞山岩,新庵隐岩麓。

石沼引清流,风漪皱文轂。

晴晖满虚室,一水含自足。

心明身宴闲,境寂谁寻逐。

寒林带月行,夜榻和云宿。

若欲问西来,一斋饱自足。

鸡禄山前游骑,边草白,朔天明,马蹄轻¤
鹊面弓离短韔,弯来月欲成。一只鸣髇云外,晓鸿惊。
帝子枕前秋夜,霜幄冷,月华明,正三更¤
何处戍楼寒笛,梦残闻一声。遥想汉关万里,泪纵横。

丈夫有奇气,坐井直郁郁。

朅来古嵩州,携手登太室。

中峰到绝顶,北岭太峭壁。

山河在股掌,带砺何足述。

星分九州野,块列七雄埸。

放怀宇宙间,想见天地辟。

下观云雷变,愍尔龙鬼役。

下方万仞底,草树霭蒙密。

愈知天下小,助我浩气直。

平生四方志,登临聊感激。

嗟嗟封禅媪,游豫朝百辟。

诬辞与惭德,可笑乎四峄。

庙社尚不阅,财用遑肯恤。

万兵树丰碑,数丈压崷崒。

岂知市朝变,辇路蔽荆棘。

同登八仙坛,再题三醉石。

君无笑余怯,登临常股栗。

为宝千金躯,夷路犹恐失。

存我厚苍生,岂效伯昏逸。

归卧听天鸡,扶桑观日出。

昔我来颍州,系马西湖滨。颍州绝褊小,所爱民心淳。

中间入南国,八载寄寿春。去颍无十舍,土风已顽群。

从兹重所处,不敢择要津。迁徙虽未固,常愿为颍民。

今者伯氏来,得官邑相邻。民愚少斗讼,所讯由饥贫。

吏戆不识字,况复能舞文。惟有租与贷,未免劳躬亲。

而我无官事,独得颐精神。日高偃空房,睡足方欠伸。

日暮近灯烛,诵书忘冠巾。懒来起复坐,自在如閒云。

忆昨游京师,交友千百群。贤否未可辨,正直惟仲纯。

仲纯年始壮,气概雄三军。文章不待学,下笔如千钧。

饮酒或一醉,万物如埃尘。近过颍州见,颜色弥清醇。

兄弟亦相遇,磊落皆奇人。邀我上书堂,为我拂素茵。

呼奴正大案,食饮罗甘辛。论议不惜口,彼此从天真。

夜川月色黑,笑语犹相闻。丈夫各有志,大者思经纶。

其志苟未得,不如安其身。何时买锄犁,耕凿颍水垠。

颍鲤如可钓,持竿就漪沦。相逢俟头白,不复思淮濒。

暗接脂唇酒共甜,月明长恨捲珠帘。香浮捧砚双云娜,花染弹筝十指尖。

柳带赠诗情自结,梨魂如梦醉同淹。宜人赖有微微雾,避入深丛过短檐。

老槐钜竹俨墙阴,斯立诗情冠古今。

连理并柯真创见,澡身浴德信同心。

蝉吟永夜传清韵,鹤唳中宵和好音。

不日除书下丹禁,瑞图频展锦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