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山有此泉,他山无此泉。泉名与山名,并为天下传。
山泉两合德,珠璧辉江天。宛在水中央,天使尘土悬。
山本一江石,泉井从石穿。非鬼不可凿,人莫知其源。
黟深贯龙窟,不溢亦不骞。我久负渴心,始脩一啜缘。
凭阑引小勺,冰雪流荒咽。载灌肝与肺,化作清泠渊。
沁沁若沆瀣,逐逐空腥膻。至味谢茗荈,亦不从烹煎。
谬哉康王谷,欲胜宜未然。未伺鸿渐知,但饮必推先。
由我口舌譬,亦获参其玄。世多未沾者,茫茫尚垂涎。
满注两大罂,载归下江船。摇光荡江月,汎影云亦鲜。
分润及乡人,七碗同通仙。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残雪喜传三臈信,早梅欣报一痕春。寒欺独枕鸳鸯梦,闷结双蛾翠敛颦。
空阶冷雨夜廉纤,宝鸭香消手自添。细霭几丝萦断简,閒云一片护疏帘。
人同臭味原离俗,诗沁馀芳觉转恬。茗椀吟笺聊自适,幽窗韵事许谁兼。
清秋湛露浥琼芳,素影风摇玉砌旁。夜静看花人独立,水晶帘外月如霜。
女儿二六月上弦,娇羞长在阿婆边。阿婆惜爱女儿子,女儿只愁阿婆死。
马首今何适,萧然爱此身。夏霖迁古道,秋色佐归人。
稍觉黄沾柳,时看白点蘋。任它风雨态,不解令伤神。
百花秋尽强登临,野树萧萧落不禁。天地无情三日雨,蒲帆不济此江深。
诗怀谢子能高兴,法听生公鲜会音。■有盘空双白鹤,戛然时下一长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