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纷纷湘水滨,此中何事往频频。
临风自笑归时晚,更送浮云逐故人。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捷书吉语报安西,辨色彤廷喜气齐。萧相论功非汗马,晋公成事有通犀。
尚方制作皆金玉,委佩光华想虹蜺。欲问九环加赐衮,何如判白授封圭。
竹绕清渠长嫩蒲,数声村角晚吹梧。
山家最怕清明雨,打落残花一片无。
夜发前村君莫惜,晓与天花比真色。
争先不是压群芳,祗恐群芳心自息。
嶰竹生兮凤凰鸣。协阴阳兮制凤笙。筒十二兮和五声。
奏云门兮天下平。帝乘龙兮游太清。
蓟苑朝回朔思催,故人相见且衔杯。持螯一醉星杓转,并马千门雪色来。
赐对实前明主席,为郎虚有大夫才。谁怜淮水兼天涌,望断黄金旧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