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劳东去鹤西还,云总无心亦度山。
何似严陵滩上客,一竿长伴白鸥闲。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秋到双溪溪上树。叶叶凉声,未省来何许。尽拓溪楼窗与户。倚阑清夜窥河鼓。那得吟朋同此住。独对秋芳,欲寄花无处。杖履相从曾有语。未来先自愁君去。
汉宫娇额半涂黄,粉色凌寒透薄妆。
好借月魂来映烛,恐随春梦去飞扬。
风亭把盏酬孤艳,雪径回舆认暗香。
不为调羹应结子,直须留此占年芳。
海门高并两峰寒,大艑轻帆自往还。
安得百灵移一岛,却教尘世看三山。
不成归计但飘摇,岁月惟应病榻消。梦里弟兄余半面,天涯风雪是今宵。
死生隔绝一官误,涕泪纵横万里遥。尚拟手营除夕莫,愿君同醉蜀城烧。
稻获空云水,川平对石门。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
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
乐游原上少年春,安乐窝中快活身。
古到如今如几日,吁嗟天也不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