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午发白田浦,夜抵淮阴城。川途广且修,榜人锐兼程。
前以百丈牵,上有孤帆横。不识所经路,惟闻风水声。
黯黯残月白,淰淰寒云生。人语出烟樾,篝火深丛明。
紞如戍楼鼓,壮哉湖防兵。宇内正多事,此地能宵行。
疮痍会扫荡,四海期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