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役各异路,烟波同旅愁。轻桡上桂水,大艑下扬州。
何处成后会,今朝分旧游。离心比杨柳,萧飒不胜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江边一树。愁绝黄昏谁与度。琪树琼枝。不受雄蜂取次欺。风前望处。直恐乘风吹得去。能动诗情。故与诗人独目成。
虽蒙放弃老丘园,旋复衣冠两被恩。岂有涓埃酬海岳,祇惭衰朽负乾坤。
草茅迹远阍难叩,葵藿忱微手自扪。望阙不胜频洒泪,未传哀诏巳声吞。
秋入郊墟早,霜高宇宙宽。头风思檄手,髀肉怯征鞍。
俯伛非吾事,歌呼强觅欢。自知毛羽短,松桂不禁寒。
圈花幂曲小青楼。压酒吴姬字莫愁。醉倚朱阑新月上,万丝如发学梳头。
曲沼通松岛,虚窗傍竹扉。萍开鱼竞跃,花落鸟惊飞。
扳磴云随履,穿林露湿衣。沙鸥莫相忌,吾已解忘机。
病身无伴卧空山,石友相从慰眼寒。
呼酒捻花谈旧事,牡丹匹似梦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