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西风禾黍响飒飒,峞嶪荒城云峰杂。野径苍茫阒无人,蝉声蛩语互相答。
九原可作其谁归,我公大度殊巍巍。力赞莱公排钦若,契丹解得澶渊围。
苦恨小邑无文献,借才聊为读书劝。盛德曾无抔土留,神鸦社鼓传哀怨。
闻道画像亦被焚,香烟矗起团成云。一样子孙不识字,魏公村里趋耕耘。
山河不殊风景别,茫茫古今电光掣。斜阳荒阪姑少留,九龙港口水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