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大教齐事理,凡心交信疑。四大示所聚,天人显卢师。
顽仙既远遁,毒龙亦恒依。作用有显秘,知量无参差。
后起仰高踪,途辙何合离。法兴金固城,旨沛汤浚池。
嗟予蹑形影,淑问启新知。兹来仰堂构,摄心睹威仪。
馀磬入松风,高钟旋翠微。廊棂窈窕转,塔槛玲珑施。
香烟界溪流,灯月藏山辉。晦息意乍定,梵声发尝期。
共叹中兴功,俯礼无异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