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议连诛不可闻,直臣高士去纷纷。
当时漏夺无人问,出宰东阳笑杀君。
由来海畔逐樵渔,奉诏因乘使者车。
却掌山中子男印,自看犹是旧潜夫。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散拙亦自遂,粗将猿鸟同。飞泉高泻月,独树迥含风。果落盘盂上,云生箧笥中。未甘明圣日,终作钓渔翁。
津亭薄晚张离燕。红粉□歌持酒欢。歌声煎泪欲沾襟,酒色□□□□□。□□会有归风便。休道相忘秋后□。□□□抵故人心,惆怅故人心不见。
月照梅花雪点春,小舟危坐醉中身。一时为爱溪山去,本是无心见故人。
归梦隔扬州,空庭雨不休。女娇频乞果,婢小懒梳头。
江水悠悠行路长,孤鸿啼月有微霜。十年踪迹浑无定,莫更逢人问故乡。
茅茨初结构,邻里悦迎逢。高树收残雨,清溪度远风。
束书看好在,尊酒未言空。为问庭前菊,还能桃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