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有岩前万树桃,未逢摇落思空劳。
年年盛发无人见,三十六溪春水高。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独酌梅花醉似泥,市尘何敢近园扉。孤香藉雨知幽眇,冷艳排风与世违。
灯火丽谯新气象,琴尊高隐久光辉。隔江相望空华发,燕子将来雁欲归。
祇为情如雨,从教醉似泥。免看杨柳色,相送出城西。
志学耻传习。
弱冠阙师友。
爱悦夫子道。
正言思善诱。
删次起实沉。
杀青在建酉。
孤陋乏多闻。
独学少击叩。
仲冬寒气严霜风折细柳。
白水凝涧溪。
黄落散堆阜。
康哉信股肱。
惟圣归元首。
独叹予一人。
端然无四友。
人间共赏中秋月,酒社诗家意味长。
天上必应霜露早,桂丛凋尽饱青光。
平生未有三间屋,今岁初成百步廊。
欲趁闲年就新宅,不辞暑月卧斜阳。
修篁已谢前人种,甘井何妨众口尝。
奔走从来成底事,安居到处漫为乡。
万法都来一道场,游行何处不真常。
临风不用提玄旨,翠竹森森自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