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多古调,无奈醉中闻。归梦吴山远,离情楚水分。
孤舟经暮雨,征路入秋云。后夜同明月,山窗定忆君。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今日山头云欲举。青蛟素凤移时舞。行到石桥闻细雨。听还住。风吹却过溪西去。我欲寻诗宽久旅。桃花落尽春无所。渺渺篮舆穿翠楚。悠然处。高林忽送黄鹂语。
新秋风月佳,数夕破酒戒。
饮少辄醉眠,衰早颇自怪。
高舂未离枕,眩转疑屋坏。
家人具鸡豚,熟视不能嘬。
尚无千里蒪,敢觅镜湖蟹。
一杯苦藬齑,价直裟婆界。
出门万事非,聊复闭关坐。
亲识久相远,与世绝吊贺。
适时既非谋,接俗益加惰。
外物等不来,何必问客过。
千人凑座雨天花,片石虽顽识当家。
万境俱空非有相,漫留尘迹与人夸。
汉破匈奴出武刚,晋平羌虏用偏厢。车攻原是先王制,定许收功复旧疆。
落水流花,深沉院宇。寂寞年华。几度消凝,樽前歌舞,江上琵琶。
凄凉况是天涯。凝望处、荒烟断霞。绿树啼莺,红楼飞絮,春在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