谤议不自辨,亲朋那得知。雨中驱马去,非是独伤离。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放鹤空庭竹似宾,轻风晴日绿筛金。
幽人宁使食无肉,不可轩墀少此君。
一去穷塞关,重来乱落星。云归山脚白,天入石门青。
竦盻驱神远,深幽觉性灵。香风长不散,兰蕙满阶庭。
吁嗟从古行路难,长亭短日天风寒。舟胶马隤忧欲死,朱门歌舞谁办此。
一朝邂逅荥阳君,首倡开土囊俱倾。五丁未具饭能几,群毛不集裘安成。
族云蓊郁温风扇。
兴雨祁祁黍苗徧。
一生吏案发人狂,重入承明马齿长。书画不贤仓庾氏,便于赁舍植秋芳。
寒月满天鸿雁飞,中宵独立明星稀。栖迟东省愧官俸,怅望西湖思钓矶。
采服家园三径远,白头天地一身微。才迂岁晚竟何补,早晚孤舤江上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