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黄流滚滚,又兴亡送尽,几番南北。长恨总如东逝水,万劫千秋曾历。
风挟冯夷,水争神禹,天远孤帆直。沧桑难记,旧游休问霞客。
谁复泛海求仙,蓬莱遥望处,迷漫无迹。百岁光阴如此易,可许中流暂立。
桃浪翻红,柳堤凝翠,数点山摇碧。夕阳西下,野云幻出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