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气如牵丝汗如水,小窗长凭乌皮几。六合一甑蒸雨山,矫然欠伸望诗垒。
城南城北三十里,出门何之茧余趾。平生投辖是谁家,岂不相寻醉乡里。
昨朝疏食常见邀,已怕青鞋在泥滓。高堂众彦集清风,脱略边幅去臧否。
况我从来有成约,往又不勇嗟委靡。江湖虽宽暑雨深,彼蒲与荷美人美。
安得提携冰雪仙,直上虚空驰騄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