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水声鸣石濑,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下饮猿。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万里春回过短墙,孤标亦似殿年芳。
萧疏月下天然瘦,澹宕风前自在香。
寒色重时花正发,暖烟才禁实先尝。
越人不向梁台路,画角一声堪断肠。
白勣含闺怨,吴蚕五月空。
但知桑叶绿,不识茜花红。
由余片言,秦人是惮。日磾效忠,飞声有汉。桓桓抚军,古贤作冠。
来牧幽都,济厥涂炭。
点额涂黄妆最靓。捎向花间,巧与莺儿并。明月照人浑未省。
郁金堂畔芳心警。
春满蜜脾蜂乍静。逐队晨衙,俊味谁能忍,斗草女郎娇欲近。
妒它杏子春衫影。
春在江村桑柘中,多情十日雨兼风。杜鹃北向劝归去,我为故人聊复东。
玉门关外月,远接黑山明。晃色同沙冷,飞光掩雪清。
宿师方偃阵,游骑复窥城。不信长生魄,年年照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