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南轩外,贞干修且直。广叶结青阴,繁花连素色。
天资韶雅性,不愧知音识。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此君之清閟,昌黎所憩,
何啻得其细。三凤之呈瑞,
非实不饵,亦姑即其意。
予陋且蔽,尝窍叹喟,
谓必见其夫与境契,而后可以处绝尘之地。
归而对,出而弃,
十寒而一暴,久暌而暂慰,
则亦何足以得二者之味。诗乎竹乎,
予将求其所以无愧。
君尚精神健,吾真气血衰。
肯来同晤语,别去即怀思。
不厌经过数,惟忧后会迟。
春暄宜缓步,何必以秋期。
繁霜陨衰秋,万物无一欢。
后稷苦望岁,仲尼唱猗兰。
东海有憨龙,西崖有惸鸾。
文王旧时操,极古无人弹。
回顾不见入山处,此身已似盘中住。百千旋折眼生花,三五回环神失据。
才思左往复右行,正欲仰登先俯注。坡平幸获寻丈宽,径仄只留分寸度。
鞭丝帽影蚁缘窗,马足车轮蛇绕树。尚嫌蜗壳更盘结,比似羊肠增恐怖。
道如缚转辘轳形,人被线牵傀儡具。乍阴乍阳日向背,在前在后风来去。
山远不逾三十里,山高不越万馀步。从卯到酉历未穷,自壮至老陟犹误。
燕齐大贾有深愁,并代健儿俱却顾。人间不省行路难,请过磨盘山上路。
茫茫梦泽连禾黍,断垄横冈散平楚。
登高试望竟陵城,孤烟落日知何处。
旧游如梦去莫挽,客愁冉冉还如故。
他年若问鸿轩人,堂下蔷薇应解语。
钱唐湖上水西头,历历山人旧钓游。相府犹馀秋水观,酒旗多挂夕阳楼。
春喧车马松间寺,夜载笙歌月下舟。见说于今总消歇,休文到日重凄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