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别故乡,归去佩铜章。亲族移家尽,闾阎百战场。
背关馀古木,近塞足风霜。遗老应相贺,知君不下堂。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铜砂锣里落盛油,生菜还他萝卜头。
但看来年正月半,家家门首挂灯毬。
独坐寒斋雪里开,遥思山院落残梅。花明赤岸鸿犹去,冰结黄河鲤不来。
但遣清笳吹夜月,难教长袖送春杯。侵晨喜鹊檐间散,薄暮栖乌城上回。
徐稚前风在,何劳白首归。
书来寄文锦,诗报守寒机。
驽骥难同力,鸾凰任自飞。
前村幽独意,且放酒淋衣。
西风萧瑟罢群芳,三径荒馀剩冷香。最爱秋深娇老圃,不随春早斗新妆。
饱餐玉露连天白,铺就金花满地黄。千古知心何处去,东篱曾忆醉重阳。
承明待诏尽名儒,一愿当君奏六符。独笑开元供奉客,惟将歌句奉欢娱。
湖干野泊不知更,水国荒寒怆旅情。
一夜奔雷吁可怪,满空寒雨注如倾。
飓风翻海驱潮势,战鼓轰天震地声。
到晓定应三尺雪,短篷忽漏赤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