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逢晬日今方见,置尔怀中自惘然。乍喜老身辞远役,
翻悲一笑隔重泉。欲教针线娇难解,暂弄琴书性已便。
还有蔡家残史籍,可能分与外人传。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昔游梁宋都,偶与夫子并。尔来各分飞,岂独岁月永。
往事若有亡,魂交幸俄顷。如从杏山宴,坐弄南湖景。
置酒肠已开,论诗心为领。君言此会难,惊悟卧南郢。
人生日月内,觉寐谁能省。适心故为欢,好梦亦所幸。
自吾客遐方,尘事久幽屏。乃知逃空虚,终日思咳謦。
死且不自觉,其馀安可论。昨宵凤池客,今日雀罗门。
骑吏尘未息,铭旌风已翻。平生红粉爱,惟解哭黄昏。
一境新开雉堞西,绿苔微径露凄凄。高轩夜静竹声远,
曲岸春深杨柳低。山霁月明常此醉,草芳花暗省曾迷。
即随凤诏归清列,几忆风花梦小溪。
不见范侯来已久,忽闻高论尚孱颜。榜中渐觉同年少,席上难逢半日閒。
到任秪尝宁国水,题诗时对敬亭山。谢公遗刻烦收拾,多在荒烟野草间。
雨细风斜欲暝时,淩波一叶去安归。
遥知夜宿蛟人室,浪卷波分不著衣。
闲拂冰弦,闷拂云笺。总无聊、狼藉愁年。黄昏小坐,白日闲眠。
叹意阑珊,情萧索,恨缠绵。
叶落阶前,烛剪窗边。较心愁、秋水长天。露凝鸳瓦,风扣鱼环。
正桂飘香,人憔悴,月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