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物威容悴,忧公宿疹加。
孤忠贯白日,美志掩丹霞。
行路皆仲怅,闻风悉叹嗟。
英灵觐宗祖,犹想佑皇家。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金针玉指巧安排,直把天孙锦剪裁。
樊素口中都道得,春莺啭处细听来。
欲歌郢客声难和,才误周郎首已回。
可惜禁中无应制,等闲老却谪仙才。
桥长百丈架溪横,半水工夫次第成。人言不是慈悲力,那得霜冬暖又晴。
人生重离别,骨肉情愈殷。读《诗》至《棠棣》,慨然伤我神。
言念罔极恩,与子犹一身。百年驹过隙,倏忽随飞尘。
日日共言笑,已觉无几春。何况常分飞,有类行路人。
悠悠大河水,欲渡苦无津。惟余两行泪,因风寄卯君。
西野芳菲路,春风正可寻。
山城依曲渚,古渡入修林。
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绿阴。
晚来歌吹起,惟觉画堂深。
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久立钓鱼处,唯闻啼鸟声。
山蔬和草嫩,海树入篱生。吾在兹溪上,怀君恨不平。
南窗月满。绣被堆香暖。苦恨春宵更漏短。应讶郎归又晚。
征帆初落桥边。迎门一笑嫣然。今夜流霞共酌,何妨金盏垂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