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深淮寺雪萧骚,一壁寒灯伴寂寥。
瘦尽骨毛终褭褭,蚀来锋刃转豪曹。
宦情冷落诗中见,谈态轩昂酒后高。
莫为无辜惜才术,圣明求治正焦劳。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十里缄书寄九龄,满椷都是断肠声。生来不作婴儿态,死去深悬父子情。
亭下玄文惟是草,塾中绛帐为谁迎。扁舟载酒娄江上,独记当年歌濯缨。
我梦游太华,云开千仞青。
擘山泻黄河,万古仰巨灵。
往者祸乱初,氛祲干太宁。
岂无卧云龙,一起奔风霆。
时事方错谬,三秦尽膻腥。
山河销王气,原野失大刑。
将军散发去,短剑斸茯苓。
定知三峰上,烂醉今未醒。
万劫难灰伉俪心,舟中过客底愁侵。倚门两载嗟行役,知比冈头望更深。
日日思归又恋君,今朝决意与君分。情怀和病如春雨,踪迹无心似岭云。
好去烟霄须自致,得归麋鹿亦能群。繇来出处元同调,俗耳悠悠未许闻。
偶听春声墙外枝,雕笼惆怅立多时。分明细语传鹦鹉,总为聪明欲怨谁。
谁言千里外,光景每相从。且看一轮内,山河自几重。
透林惊曙逼,铺砌讶霜浓。蕊阙春风好,仙槎何处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