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姥山深摇锡杖,野芳春翠共葳蕤。
松门过水无重数,石壁看霞到尽时。
闲避鸟啼应作观,忽闻人迹自留诗。
秦中河朔尝游览,莫恨此方行脚迟。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歙溪古源凿龙尾,一片寒冰莹无比。珍绨藏护知几年,赠我题诗草堂里。
骊珠失色悲暗投,再拜置之枯木几。砚兮不似在君家,捧来自有纤纤指。
碧玉团枝种,青山撷草人。
先春迎晓至,未雨得芽新。
云叠枪旗细,风生齿颊频。
何人修故事,香味彻枫宸。
羞斗春光,红颜冷淡离尘俗。芳心一束。轻展宫衣绿。
开遍秋棠,相伴何曾独。湖山曲。萧萧簌簌。风雨敲寒玉。
水宽山远烟岚迥,柳岸萦回在碧流。
清昼不风凫雁少,却疑初梦镜湖秋。
丹橘村边独火微,碧流明处雁初飞。
萧条落叶垂杨岸,隔水寥寥闻捣衣。
逐波云影参差远,背日岚光隐见深。
犹似望中连海树,月生湖上是山阴。
旧山认得烟岚近,湖水平铺碧岫间。
喜见云泉还怅望,自惭山叟不归山。
翠崖幽谷分明处,倦鸟归云在眼前。
惆怅白头为四老,远随尘土去伊川。
归去。携笼女。南陌采桑三月暮。使君春思如飞絮。
五马徘徊频驻。蚕饥日晚空留顾。笑指秦楼归去。
频年行役梦庭闱,陟岵常嗟脚力疲。每诉酒巡嫌客恶,力营官事笑儿痴。
云山幸不持钱买,花竹何妨带雨移。此味责人元未识,恐缘诗好被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