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客炱恢侯,都人游冶场。繇来看竞渡,是处比浮湘。
水曲鱼龙戏,风前缯綵香。祗将反骚意,永日对壶觞。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最来谁作送行诗,山叠昭亭水宛溪。蜡屐定须同探赏,锦囊赢得是提携。
索居野外薰风起,回望天涯落日低。往事旧游空太息,老身今已分扶犁。
卷帘深坐苔痕浅。知心里、将谁怨。袅袅蛾儿新出茧。
何段京兆,自胜虢国,十样随人换。
镜中巧抹春山远。病起无端又重看。有限青颦愁不断。
暂时佳会,此生薄福,消得梁鸿案。
分种霜台第几葩,谁云富贵必豪奢。沉香亭畔仙春馆,争似孤芳不点瑕。
隐约山光到户,萧疏竹影侵窗。
昼静几声啼鸟,夜深一枕寒江。
半天鸣籁四畴摇,一望翻澜众渴消。道上逢人堪假盖,水边何事更悬瓢。
农家翠竹编初就,佛国青山步不遥。借问行行车马客,依稀还叱旧溪桥。
自扁庵为倦,斯名恐未然。醉巾频漉破,游屐几磨穿。
新种竹都活,旧栽花更妍。门前春水涨,催发孝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