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恩入典羽林军,好及清朝几策勋。淮海咽喉资挽粟,黄河璧马见敲云。
即今吴甸骊驹御,恰值尧阶瑞草芬。何以赠行孤剑在,匝中时动斗牛文。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身世一飘摇,羇愁两寂寥。
怨歌空耿耿,晚雨况萧萧。
饮强真能醉,诗成或当谣。
明朝对清镜,鬓恐十分凋。
四海生灵困,柴桑牧札瘥。奸臣窥社稷,盟主奋干戈。
百甓防休逸,分阴贵切磋。升天九重逼,破贼一亟多。
贪吏羞移柳,游民愧盗禾。母贤移训诲,友益愿渐磨。
鹤化丧家客,龙飞古壁梭。南州浸馀泽,东晋决颓波。
诫重樗蒲戏,声腾仕女歌。中原力难致,白首泪滂沱。
细数东斋伴,萧条独此生。眼中无字句,镫下十年情。
漠漠空山寂,潇潇夜雨声。吾衰不堪问,珍重异时名。
丈室才鹙子,神游殆化人。公乎聊寄迹,肯此负朝绅。
吟诗夕阳里,相送上潇滩。
前路逢梅处,同谁倚棹看。
岁穷风力紧,江阔雁声寒。
持此呈苏李,人生识面难。
天边雄镇北门管,海内通儒东塾书。膝下传经幕中檄,数君才调有谁如?